• 1871年John Thomson抓住2001年「尋找湯姆生」的游永福故事
  • 憨厚「大路關」Taraquan 番社
  • 瑪家「禮納里」你那裡好嗎、永垂不朽1971年「涼山情歌」
  • 消逝哀傷「麟落莊第三戰俘營

五感騎車旅行台灣111天」行程動線橫跨高雄、屏東三回,著眼深度旅行彎繞先從Day53「美濃」181縣道跨越荖濃溪銜接「高樹」,次從Day55「屏東市」台1跨越高屏溪銜接「大樹」返回大高雄地區,再從Day59「大寮」台88跨越高屏溪銜接「萬丹」往南台灣尾端,連結更多高雄屏東騎車旅行珍珠景點。

從高雄美濃跨越荖濃溪〈布農族語:laku laku兇猛不定的河水〉,至對岸屏東高樹鄉〈馬卡道族語:Da-Ka-Ki大澤機,再翻譯成日文:タカキ高木〉。
途經多種語文混合的泰山村〈舊名:加蚋埔〉、廣福村與廣興村〈舊名:大路關荷治時期文獻稱呼Taraquan〉、瑪家鄉禮納里部落〈排灣族語:瑪卡札亞札亞社Makazayazaya意指「傾斜的山坡地」〉,13年前還不存在的禮納里部落、麟洛鄉〈西拉雅族語:麟洛,清治時期記載:凌洛〉。而今多留下漢語鄉鎮名,原味盡失的可惜!

然而地名背後故事意義深深引人「台灣平埔族婦女揹著沉睡嬰兒壁畫、大路關石獅子橋本九八氏頌德碑鍾理和故居、水門碰坑口、禮納里原住民彩繪、麟洛俘虜營紀念碑」。

「五感騎車旅行台灣」盡可能追尋原貌/現貌台灣,包括地景、地名、在地人文,有資料可印證的也盡量佐證,嚐試回歸台灣四百年有文字記載的世代,再有偏差,還請讀者海涵。

1871年John Thomson抓住2001年「尋找湯姆生」的游永福故事

蘇格蘭攝影師「約翰.湯姆生」John Thomson,1871年受邀於同鄉傳教士「馬雅各」福爾摩沙之旅,無意間建構南島美麗壯觀的影像。高樹鄉泰山國小校長「王佳祺」有心找回失傳傳統原住民文化,2016年整建修復泰山國小幼兒園大樓壁畫圖案,「約翰.湯姆生」在內門木柵教會生動影像轉化「台灣平埔族婦女揹著沉睡嬰兒壁畫」終於透光,會說話圖像傳遞著讓人動容非常溫馨母愛!

2001年甲仙普門書店老闆「游永福」,燃燒著「約翰.湯姆生」John Thomson鏡頭下原民台灣熱血,只憑著湯姆生當年拍的黑白照片,按圖索驥長達18年時間「尋找湯姆生」的故事,包括尋到當年接待湯姆生的Hong姓後代,而且目前還延續擴大尋找湯姆生1871台灣線性文化遺產。

不思議!不簡單的有電影張力真實題材!「約翰.湯姆生」與「游永福」經由十九世紀福爾摩沙影像,彼此跨出很難想像與說不完的連續影響力故事!
※資料參考來源:「中央社即時新聞」文化+雙週刊第74期「舊地重遊 鏡頭下的老時光-循著湯姆生腳步 走訪近150年前早期台灣」。

憨厚大路關Taraquan 番社

奔馳台27岔路口直行屏27產業路,提前放慢右轉中央路、廣福路,憨厚又純樸造型石獅子開啟著先民蓽路藍縷故事。

大路關原本以1777年「開基石獅公-大路關獅老大」鎮壓住口社溪山谷西斜風,1857年口社溪山洪暴發,石獅示警哀鳴並檔水流改道故事傳頌著,被洪泥掩埋消失近百年,改不回大路關被一分為兩村〈溪北廣福村與溪南廣興村),之後陸續籌建「大路關獅老二、大路關獅老三」接棒鎮風止煞並祈求豐收,1984年重見天日「大路關獅老大」,胖嘟嘟笑不合攏大嘴憨厚討喜模樣,掩不了百年河床掩埋滾弄痕跡,讓人足感心啊!

1918年籌建「大路關獅老二」,炯炯有神隨時警戒模樣,也有著另外顯神威故事,村民特別搭棚子保護免遭風吹雨淋。1965年再建「大路關獅老三」,微張著嘴眼神充滿期盼獅老大現身重出江湖神情。我總是出神望著各異其趣的三隻石獅子臉色,先民雕刻三隻石獅子的心情,全都轉化寫在牠們臉上!

堅持柴燒煮麵條超過50年歷史的「大路關老麵店」,自有一份堅持老味道,從備料、烹煮、店面擺設、小角落佈置都蘊含古法氣息,簡樸中灑脫用餐格局,台灣味慢慢竄升瀰漫在空間感裡,與三隻石獅子搭調契合純樸憨厚。

跨過廣福大橋,依然需提前放慢右轉中正路,當地稱為觀音廟的「廣興壇」斜對面不甚引人注目「橋本九八氏頌德碑」,紀念1926年日治時期警察「橋本九八氏」協助調停,擺平大路關農民與鹿港辜家土地糾紛事件,已鮮為人知故事,卻紀錄著大路關開發重要印記。

遠遠就醒目的別緻文字牆,指引50年代台灣文學家「鍾理和故居」,典型客家古樸紅磚夥房。原本以為是美濃人的鍾理和,有著18歲前的成長生活都在大路關度過,「初戀」小說內容對照地景屋前儲水池,有著另一番故事樂趣。

瑪家「禮納里」你那裡好嗎、永垂不朽1971年「涼山情歌」

讓更多數騎車旅人盡可能避開陡坡,不繞入「三地門、霧台」,而親近提升騎車樂趣路徑。然而短陡上排灣族瑪卡札亞札亞社Makazayazaya〈傾斜的山坡地〉,無論如何引人魔力無法躲,仍需勇敢面對才有的饗宴。

在隘寮溪谷另闢隧道導水灌溉鹽埔堤防內田野,「水門碰坑口」氣勢澎湃的水流進入隘寮圳。先大緩彎陡坡,直探隘寮溪上游富谷河階,與壯闊氣勢台灣最長的吊床式「山川琉璃吊橋」彼此輝映著。流覽諸多族群部落傳統聚落家屋,路途中排灣族引人注目沒有圖解的原住民壁畫任人望圖萌生意境。

再一個大緩彎陡坡,2009年莫拉克風災前還不存在的禮納里部落,如今聚集屏東好茶、瑪家、大社地區嚴重受災戶,我只想問候「禮納里」你那裡好嗎?
現在被喚作「禮納里脫鞋子部落」,表達在地住民希望大家以不打擾部落方式拜訪,拉近成為部落的朋友而非僅單純遊客。

紅藜故事館」牆面上大型創作「無言的抗議」,創作者「杜寒菘」提醒族人、遊客到訪秉持能以尊重不喧嘩騷擾態度。館內茂林國家風景區瑪家遊客中心人員安排,熱心協助引導日本靜岡朋友們盡性體驗排灣族迎賓舞蹈,真開心的玩法。

特地繞從涼山隧道上方道路,右轉新發路通過涼山隧道,來到昔日涼山國小附近「涼山遊憩區」〈涼山國小1992年併入佳義國小,現為屏東縣瑪家鄉佳義國小附設幼稚園〉,緬懷1971年前涼山國小校長羅萬斗撰著「涼山情歌」,改編自山地歌曲,救國團活動與軍中轟動傳唱情歌:

「自從和你相識以來,好像你在我的身邊,永遠永遠不分離,青青的高山,茫茫的大海,愛你像大海一樣深。 
當你要離別的那一天,少了你在我的身邊,遙遠的故鄉,高高的月亮,請你抬起頭來看看那個星月光,走了一步眼淚掉下來,再會吧我的心上人!
心上人!我難忘的心上人!離開了你,心裡非常的難過啊!心上人!不知道什麼時候,你才能夠回到我的身邊,屏東縣是懷念的故鄉,瑪家鄉涼山村的小姐啊! 我愛你,不知道什麼時候,才能夠回到我的身邊」

1974年考上大學上成功嶺軍事受訓,每晚就寢前播放的「今宵多珍重」與教育班長空閒傳唱「涼山情歌」,如今依然印象深刻詞曲,琅琅上口的情感舒放!五感騎車旅行台灣就該這樣的融入與FUN啊!

消逝哀傷「麟落莊第三戰俘營

以「客家笠嫲」意象建構傘架客家聚落景觀(笠嫲:客語的斗笠),「六堆客家文化園區」眾所熟悉,1721年朱一貴事變,散佈在屏東平原的客家人為保衛鄉里,組成民間「六堆」義勇。園區旁1961年「梁屋菸樓」由高樹鄉「梁堃和」先生有心無私捐贈,園方也非常有心重現六堆菸田活化景觀。

2004年台灣戰俘紀念協會,協同政府在麟洛隘寮廢棄營區大門口旁設立「麟洛戰俘營紀念碑」,紀念1942年二戰日軍將麟落莊砂石場工寮改建為「第三戰俘營」。網路上記載諸多外國籍受難者家屬遠渡重洋,勇敢重返戰俘營站在紀念碑前追思感人故事。
Day53「屏東麟洛戰俘營遺址」完整性開放後續仍有待追蹤Day104「金瓜石戰俘營遺址」精準保留並持續開放。每回來我都佇立良久,如何讓生命留白付出高昂和平代價的戰俘,有更完整保留事蹟呢?

兩部真實故事改編電影,1957年電影「桂河大橋」,演活二戰泰國戰俘營高昂士氣軍人榮譽與現實的衝突。1963年電影「第三集中營」,從波蘭戰俘營挖地道集體大逃亡史詩般故事。但也更多當初為活命投降的戰俘,二戰結束後低調不願曝露戰俘營事蹟,間接無法公開的檔案。此刻人性本能比什麼都重要啊!

這麼多感念故事,你還會騎快嗎?

騎車旅行友善環境指南:

Day53.高雄美濃-高樹-瑪家-內埔-麟洛-屏東市

1.行程動線

美濃百果園民宿-復興街一段58巷-右轉181復興街一段-復興橋-龍獅橋-高美大橋跨越荖濃溪-181高美路-華光路-右轉信義路-跨越台22興中路/7-11-信義路-右轉台27南興路-連續跨越181雙興路/慈新路一段路口-南陸橋-聖力橋-泰山橋- 14.0k台灣平埔族婦女揹著沉睡嬰兒壁畫【泰山國小內/左側】-台27岔路口直行屏27產業路-中央路-尚和路口右轉中央路-右轉廣福路-17.3k大路關獅老大廣福順天宮-右轉正德路-左轉中正路-大路關老麵店-中正路/尚和路岔路口右轉再右轉17.8k大路關獅老二大路關獅老三-返回屏27尚和路-18.0k賽嘉皆豪輕航機飛行場【左側】-廣福大橋-185沿山公路岔路口右轉中正路-19.3k廣興壇【左側岔路口】-橋本九八氏頌德碑【廣興村中正路36號旁】-中正路右轉平和路-小徑右轉-19.6k鍾理和故居【左側】-右轉185沿山公路-台24岔路口直行台24-

三地門大橋頭跨越台24-直行中正路一段-三地門橋-中山路-成功路岔路口左轉中山路-25.4k水門碰坑口【左側】-187中山路口-左轉自力路-【緩彎陡坡】瑪家鄉文化園區牌坊-左轉風景巷-岔路直行-26.7k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-好茶道路-28.6k富谷灣-山川琉璃吊橋-返回園區門口-岔路左轉【再上緩彎陡坡】-岔路觀景台右轉-32.1k瑪家穀倉【陡坡頂點】-好茶部落文化健康站路口左轉-32.5k禮納里脫鞋子部落-返回主要道路岔路左轉-禮納里原住民彩繪「無言的抗議」【左側】-33.0k屏東紅藜故事館/茂林國家風景區瑪家遊客中心【左側、連續下陡坡】-直行跨越涼山隧道上方道路-兩次右轉新發路-右轉185新展路-涼山隧道-隧道出口岔路直行【加碼景點1:岔路左向-沿牛角灣溪左側小徑-牛角溪瀑布群-溯溪行程,有四層瀑布】-涼山橋-36.4k涼山遊憩區-步行涼山瀑布返回185/187路口-

左轉187清涼路-黎東路-右轉屏26西淇路-左轉三和路-左轉屏37信義路-十字路口左轉-47.6k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梁屋菸樓-返回信義路十字路口左轉-小徑岔路右轉-跨越國3下車道-麟洛濕地公園-48.7k麟洛戰俘營紀念碑-岔路右轉麟洛自行車道-三泊橋-二泊橋-一泊橋-跨越屏39民族路口-新庄巷-跨越成功路口-跨越瑞光路一段路口-民生東路62巷-右轉民生路-東匯橋-跨越殺蛇溪-長春橋-跨越萬年溪-跨越台24自由路-左轉民權路-右轉民族路-跨越台27復興路-55.73k屏東市台輪時尚旅店【左側】   《23個珍珠景點》

推薦不要遺漏的18個珍珠景點:
台灣平埔族婦女與嬰兒壁畫、大路關獅老大、大路關老麵店、大路關獅老二、大路關獅老三、廣興壇、橋本九八氏頌德碑、鍾理和故居、水門碰坑口、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、富谷灣、瑪家穀倉、禮納里脫鞋子部落、禮納里原住民彩繪、屏東紅藜故事館/茂林國家風景區瑪家遊客中心、六堆客家文化園區、梁屋菸樓、麟洛戰俘營紀念碑

2.起終點、里程、騎乘難易度
起點:美濃百果園民宿
終點:台輪時尚旅店
建議住宿:台輪時尚旅店〈屏東縣屏東市民族路159-1號、電話:08-732-2108〉
起點就近大眾運輸:美濃客運車站、終點就近大眾運輸:屏東車站

3. google旅程參考軌跡檔【標示珍珠景點與騎車友善環境資訊扼要說明】

Cycling Taiwan五感深度騎車旅行台灣Day53.高雄美濃-高樹-瑪家-內埔-麟洛-屏東市
總距離:55.73k‧總爬昇329m‧總下降347m‧騎乘難易度★★☆(最高五顆星)

4.建議騎乘

注意炎熱季節〈6-9月〉日曬,一年四季各有不同風貌。

5.建議騎乘方式

‧道路前/後段平整,中段「25.4k水門碰坑口至33.0k屏東紅藜故事館/茂林國家風景區瑪家遊客中心」,連續兩個大緩彎陡坡,與陡下坡路段「33.0k屏東紅藜故事館/茂林國家風景區瑪家遊客中心至36.4k涼山遊憩區」需特別留神放緩。

‧事先過濾挑選自己喜歡景點,以免時間不夠用。岔路多需注意經常比對google導航。

6.騎車旅行友善環境資訊

‧台灣平埔族婦女揹著沉睡嬰兒壁畫,在泰山國小校園內,遵守學校規定參訪。
‧自行評估加碼景點1:牛角溪瀑布群溯溪行程,有四層瀑布,特別注意安全。
‧行程途中,高樹/泰山/屏東市區有便利店、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、屏東紅藜故事館/茂林國家風景區瑪家遊客中心、涼山遊憩區、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可補給。

‧容易混亂錯失岔路口:

  1. 尚和路口右轉中央路
  2. 中正路/尚和路岔路口右轉再右轉
  3. 廣福大橋-185沿山公路岔路口右轉中正路
  4. 信義路-小徑岔路右轉
  5. 麟洛俘虜營-岔路右轉麟洛自行車道

‧危險路口/路段:

  1. 成功路岔路口左轉中山路
  2. 187中山路口-左轉自力路
  3. 屏26西淇路-左轉三和路
  4. 三和路-左轉屏37信義路
  5. 信義路小徑岔路右轉-跨越國3下車道
  6. 麟洛自行車道-跨越屏39民族路口
  7. 新庄巷-跨越成功路口
  8. 跨越瑞光路一段路口

‧注意1.行程動線經過路口的提醒描述【遵守交通號誌,跨越主要汽車公路】:
信義路-跨越台22興中路、台27南興路-連續跨越181雙興路/慈新路一段路口、台27岔路口直行屏27產業路、三地門大橋頭跨越台24-直行中正路一段、左轉187清涼路、信義路-十字路口左轉六堆客家文化園區、返回信義路十字路口左轉、民生路-跨越台24自由路、民生路左轉民權路、民族路-跨越台27復興路

珍珠景點摘要

資料來源參考:維基百科

台灣平埔族婦女揹著沉睡嬰兒壁畫

2016年整建修復泰山國小幼兒園大樓壁畫馬賽克圖案,依照19世紀攝影師約翰.湯姆生在內門木柵教會拍攝到平埔族婦女與幼兒照片貼製成。
地址:屏東縣高樹鄉產業路84號

大路關獅老大

大路關原本以1777年「開基石獅公-大路關獅老大」鎮壓住口社溪山谷西斜風,1857年口社溪山洪暴發,石獅示警哀鳴並檔水流改道故事傳頌著,被洪泥掩埋消失近百年,1984年重見天日。

大路關老麵店

堅持柴燒煮麵條超過50年歷史,自有一份老味道堅持
地址:屏東縣高樹鄉中正路1-1號906   電話:08-795-7383 

賽嘉皆豪輕航機飛行場

屏東合法啟用輕航機飛行場,需預約。
地址:屏東縣高樹鄉尚和路12號   電話:0970-036-653 

廣興壇

建於1969年,當地又稱「觀音廟」,是大路關的「和平中心」。
地址:屏東縣高樹鄉廣興村中正路36號

橋本九八氏頌德碑

紀念1926年日治時期警察「橋本九八氏」協助調停,擺平大路關農民與鹿港辜家土地糾紛事件。
位置:屏東縣高樹鄉廣興村中正路36號斜對面

鍾理和故居

建於1910年,典型客家合院夥房,50年代台灣文學家「鍾理和」,18歲前的生活都在大路關度過。
地址:屏東縣高樹鄉廣興村中正路110號

水門碰坑口

源於1691年火燒圳,1938年日治時期在隘寮溪谷另闢隧道導水灌溉鹽埔堤防內田野,氣勢澎湃水流進入隘寮圳。

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

原為瑪家山地文化村,園區成立於1985年,包括16族塑像生活形態展示館。
地址:屏東縣瑪家鄉風景巷104號903  電話:08-799-1219

山川琉璃吊橋

於2015年啟用,橫跨隘寮溪,是目前台灣最長吊床式吊橋。

禮納里脫鞋子部落

八八風災後政府與民間單位協助遷建,屏東好茶、瑪家、大社地區受災戶至瑪家建成的「禮納里」永久屋〈意指:我們一起走,大家一起往那兒去的地方〉,脫鞋子是對土地的尊重,以不打擾部落方式拜訪,有「回家」感覺。

屏東紅藜故事館

也是茂林國家風景區瑪家遊客中心。
地址:屏東縣瑪家鄉瑪家村和平路一段63號    電話 : 08-799-7419 

牛角溪瀑布群

2009年八八風災之後,溪谷原始風貌被探勘發現,上網自行連繫參加溯溪團。

涼山國小

1992年81學年度併入佳義國,現為屏東縣瑪家鄉佳義國小附設幼稚園   
校址:屏東縣瑪家鄉涼山村15號

涼山遊憩區

地址:屏東縣瑪家鄉涼山村涼山14-20號   電話 : 08-799-3520   

六堆客家文化園區

是台灣客家人最早聚居的地方,六堆包含前堆「麟洛鄉、長治鄉」、中堆「竹田鄉」,後堆「內埔鄉」、先鋒堆「萬巒鄉」、左堆「新埤鄉、佳冬鄉」,右堆「美濃區、甲仙區、杉林區、六龜區、高樹鄉。1721年朱一貴事變,散佈在屏東平原的客家人為保衛鄉里,組成民間「六堆」義勇,園區2011年正式開園。
地址: 屏東縣內埔鄉建興村信義路588號    電話:08-723-0100

梁屋菸樓

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旁1961年菸樓,由高樹鄉「梁堃和」先生無私捐贈,園方也重現六堆菸田活化景觀。

麟洛戰俘營紀念碑

1942年二戰日軍將麟落莊砂石場工寮改建為「第三戰俘營」,2004年台灣戰俘紀念協會,協同政府在麟洛隘寮廢棄營區大門口旁設立戰俘營紀念碑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