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感騎車旅遊環北北基河岸Tour12
府中捷運站出口1-媽祖田-頂埔捷運站出口3
「北北基河岸自行車日12.」脫出10 BEST VIEWS之外
- 難現蹤還原「枋橋古城」珍貴古地圖
- 大漢溪「新莊碼頭」&湳仔溝「湳仔溝河港」水過了無痕
- 台灣古老水圳「大安圳幹線」國寶遺跡
不習慣騎讀包括走讀,騎車旅人的賞心悅目樂趣,再加如魚得水體驗台灣水文、人文內涵價值,是我騎車旅遊引力的先後順位,並不過度轉繞著非發掘出來不可的難尋遺跡。
※1654年荷蘭人繪製「淡水附近村社及雞籠圖」,清楚標示出平埔族六個社〈目前北台灣最早最詳盡地圖〉,擺接〈荷蘭語:Paijtsie〉被繪於現今大漢溪東南方,約位於今日板橋一帶。2008年土城市民代表會將大漢溪防汛道路土城段,以古老地名命名為「擺接堡路」。
尋了根,有了土地才有水,有養活的稻米才有人文。最獨特的「板橋」也不例外,十八世紀台灣北路開發著名通事與墾首「林成祖」1748年開墾「擺接平原」,建「大安圳」引水灌溉土城、四汴頭、港仔嘴的田地,河運暢通到板橋渡口,成為大漢溪轉運樞紐,優先於「板橋林家」。
日後「林成祖」後代將水圳所有權轉移「林本源家族」,才開展林家在板橋1855年民間私人「枋橋古城」,大漢溪支流「湳仔溝」河運如虎添翼成為天然護城河。緬懷林成祖建水利辛勞,遺蹟巡禮包括板橋公館街〈早年稱公館溝、公館是指林成祖的祖厝〉、板橋接雲寺前柏壽公園有一座仿製的橋〈橋下是昔日公館溝流經之處,追憶枋橋意象〉、Tour1.「林秀俊古墓」〈安息於內湖運動公園舊宗路二段旁,墾號「林成祖」〉
「大安圳」是擺接平原生命活水,曾經灌溉面積達一千六百多公頃,如今多半淪為都市排水,而且在柏油水泥道路底下難再現天日。
※資料參考來源:「清代擺接平原一帶的群族關係」師大歷史系所溫振華教授
不容易串的「大安圳、枋橋古城、湳仔溝」水文、人文遺跡!三者間牽動著十八世紀「擺接平原」開墾時光歲月!
難現蹤還原「枋橋古城」珍貴古地圖
比清治時期「臺北城」更悠久的1855年民間私人「枋橋古城」,同樣都走入歷史後,2007年「台北縣政府」再造古城計劃重現城牆舊址,可惜「枋橋古城」珍貴古地圖已難現蹤市區原有街道上,徒留下五個城門舊址考證位置,與板橋府中商圈街道「東門街」、「南門街」、「西門街」和「北門街」源自古城的街名。
舊址內「茶館街、宮口街、倉後街、菜園街」也都是往昔板橋林家古城內的道路,古地圖曾經出現在街道上供遊客懷舊,如今牽涉著作版權也已消失。讀者自行上網搜尋,或追尋現有人行道上篆體「古城界址」地磚,與路燈桿上樹立「板橋古城」標示、城門舊址標示牌,古城地貌輪廓大概也有一個譜。
騎車不重複動線,參考此行程內軌跡檔並轉繞沿途景觀,再騰出2-3小時參訪「林本源園邸」搭便車固定導覽時間。穿梭園邸內「三落大厝」林家祖厝建築精緻格局,大厝門「聖旨碑、半月池」,「汲古書屋」主人藏書典籍書房,「方鑑齋」林家子弟書房與騷人墨客吟詠唱和地方,還有「觀稼樓、定靜堂、敬字亭、香玉簃、來青閣〈全區最華美的建築,仍繼續整修中不能參觀〉」。
古城抓得住我心眼卻是小角落文昌街轉角「後菜園街49號」,從遠方後菜園街方向透視左側自然是「林家花園」高高牆樓,右側日照映出古老斑駁紅磚牆,如今該是少有原貌「枋橋古城老厝遺跡」,昏黃雞肉飯小吃店內張貼小英總統照片粉絲榮耀,與令人動容淡彩素描2016百年老屋景象。與茶館街路口「大頭仔ㄟ店」店家格局、招牌「排骨酥湯、芋香油飯」,兩者的五感流露,瞬間漫過十八世紀「擺接平原」諸多遺跡!
擠時間加碼文化路一段板橋高中旁「枋橋建學碑」、西門街「大觀義學」板橋林家促進漳泉和諧建立、南雅西路二段「聖若望教堂」無法遙想大漢溪支流「湳仔溝」就可泊船教堂門口。我更確信若再細膩攤出走讀「擺接平原」文史工作室廣泛資料,神遊的將會更貼切。
大漢溪「新莊碼頭」&湳仔溝「湳仔溝河港」水過了無痕
曾經都形塑過板橋水文邊緣外「大漢溪、新店溪」,川流擺接平原「公館溝、湳仔溝及港仔溝、大安圳」,膠著錯綜複雜溝圳已難釐清土城媽祖田集水區,經土城在城林橋以下河段加蓋,又流出涵洞露天不加蓋,再流經四汴頭抽水站,匯流大漢溪的「湳仔溝」。
唯一清晰「湳仔溝津渡橋」至湳仔溝橫移門、湳仔溝水橋。同樣跨過新月橋大漢溪彼端「新莊平原、新莊碼頭」,兩岸都已消失的水文遺跡,包括渡船口與碼頭,的確水過了無痕!開闊大漢溪左右岸河岸景觀依然歲月開展!
台灣古老水圳「大安圳幹線」國寶遺跡
很想找尋到網路雲端描述1829年台灣兵備道「姚瑩」北巡著作「台北道里記」,記載大安圳繁榮北部第一勝景「擺接十七庄」。「大安圳」開拓擺接平原水圳魅力,都只能在字裡行間爬梳嗎?
1748年林成祖建「大安圳」在「擺接平原」開墾,自大漢溪支線三峽河右岸媽祖田堰取水灌溉舉足輕重。「五感騎車旅行台灣111天」串過無數全台古老水圳,破例追尋「大安圳」,2024年初尋跡「大安圳幹線引水口」,很難從媽祖田擺接堡路自行車陸橋鳥瞰三峽河引水口,卻無意間在大漢溪右岸自行車道無名橋上比對到水圳荒涼景象!
緊接從陸橋轉溪頭路,或直接由自行車道無名橋轉入水圳旁小徑,更不容易發光的遺跡珍珠「大安圳寮、海新宮」突然現蹤,讓內心暢快震撼,國寶珍珠啊!
早期引水口的水匣門「大安圳橋」跨繞台3中央路四段,321巷左轉大安圳賞蝶步道,鑽入十八世紀「擺接平原」,大安圳幹線最後回眸在從「城林大橋」上鳥瞰「大安圳幹線出水口景觀」,卻也有始有終留給後世人的情義!
不需傷腦筋繞路非挑出代表性河岸珍珠,就著「十八世紀擺接平原遺跡」主題連貫Tour12仍浮現的珍珠群〈加總比較完整的水文範圍:河岸珍珠與延伸鄰近市區珍珠〉。
串捷運沿線車站「板橋府中、土城頂埔」容易彈性組合Tour12十二部曲!
騎車旅遊友善環境指南:
Tour12.板橋府中-大漢溪左右岸-城林-媽祖田-土城頂埔
府中捷運站出口1-媽祖田-頂埔捷運站出口3
1.行程動線
府中捷運站出口1-跨越府中路左轉-光盒子景觀雕塑→牛更年豐遷移誌朱銘雕塑→0.2k枋橋東門城舊址【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旁】-跨越文化路一段【加碼景點:右轉文化路一段-板橋高中→枋橋建學碑/左側】-左轉跨越府中路→板橋慈惠宮-南門街-南門街75號〈板橋戲院遺址〉【左側/對向】-右轉114館前西路【加碼景點:左轉反方向114館前西路→板橋迪毅堂】→0.5k枋橋南門城舊址【左側過114館前西路口】-右轉福德街【上午菜市場擁擠】-跨越府中路-文昌街-後菜園街49號〈枋橋古城城內老厝遺跡/雞肉飯小吃店〉【左側】-茶館街路口直行【加碼景點:右轉茶館街尾端/後菜園街2巷路口→老曹餛飩→黃石市場〈整建中〉】→大頭仔ㄟ店-右轉西門街→大觀義學-北門街岔路口→1.0k枋橋北門城舊址【西門街/北門街路口】-返回逆向西門街人行道→1.1k林本源園邸【有固定導覽時間】→
林本源園邸敬字亭-左轉跨越府中路-右轉倉後街-右轉114館前西路→枋橋西門城舊址【靠近接雲寺般若門廟門】→1.8k板橋接雲寺-柏壽公園→枋橋紀念意象-右轉南雅西路二段→2.0k聖若望教堂【左側】-返回跨越114館前西路-南雅西路一段-跨越五岔路口【加碼景點:左轉南雅西路一段174巷→南仔庄福興宮/左側】→2.3k湳仔溝津渡橋-橋中央左前方引道下【陡坡牽推車】-左後轉湳仔溝自行車道-南興橋下-跨越環河橋-跨越華香橋-左轉跨越香社一路-右轉環河西路五段-跨越藝文一街-右轉藝文特區小徑→4.6k板橋435藝文特區→枋橋大劇院→新北市濕地故事館-返回路口右轉環河西路五段-引道旋轉上新月一街陸橋【陡坡牽推車】-陸橋岔路左轉5.3k新月橋-陸橋岔路左轉引道下新月橋【直行往新莊】【陡坡牽推車】→6.0k新月廣場-自行車道岔路左轉-
新莊碼頭【新莊數個舊碼頭之一/消失的遺跡】-跨越塔寮坑溪無名橋-大漢溪左岸河濱車道→7.0k西盛環保河濱公園模型飛機專用場-65快速道路橋下-鐵路橋下→9.5k第二大嵙崁溪橋-浮洲橋下-右側引道上城林大橋【牽推車】→12.6k城林大橋河岸大安圳幹線出水口景觀→13.1k土城圓形廣場河岸景觀-岔路左轉引道下城林大橋【放慢】–土城河堤車道-員福橋岔路左轉-引道下大安圳幹線【陡坡牽推車】-跨越機車道-左轉大漢溪右岸河濱車道【右轉往板橋】→14.3k打鳥埤人工濕地-城林大橋下→15.0k城林人工濕地/百年漂流木-右轉小徑-小葉欖仁樹-右轉階梯式斜坡再左轉→17.3k媽祖田河濱公園→17.6k原住民小山丘【斜坡道】-返回自行車道-柑城橋下-大漢溪右岸河濱車道-車道岔路直行-無名橋→19.0k大安圳幹線引水口-返回車道岔路右轉-上引道媽祖田自行車牽引人行陸橋【牽推車】-
跨越擺接堡路→19.4k媽祖田牽引陸橋河岸景觀-下引道右轉溪頭路【牽推車】→19.6k大安圳寮→海新宮-大安圳橋-左轉小徑【中央路四段464號、2024年1月初仍施工中】-連續兩段跨越台3中央路四段左側人行道-再左轉福田路-20.0k右轉中央路四段321巷-左轉大安圳賞蝶步道-十字路口直行-科技路左轉中央路四段岔路口-跨越中央路四段-台3路口前右轉-21.42k頂埔捷運站出口3 《34顆珍珠景點》
河岸珍珠11:
新月廣場、新莊碼頭、西盛環保河濱公園模型飛機專用場、第二大嵙崁溪橋/高鐵台鐵橋下、城林大橋河岸大安圳幹線出水口景觀、土城圓形廣場河岸景觀、打鳥埤人工濕地、城林人工濕地/百年漂流木、媽祖田河濱公園、原住民小山丘、大安圳幹線引水口、媽祖田牽引陸橋河岸景觀
延伸鄰近市區珍珠23:
牛更年豐遷移誌朱銘雕塑、枋橋建學碑、枋橋東門城舊址、板橋慈惠宮、枋橋南門城舊址、板橋迪毅堂、大頭仔ㄟ店、老曹餛飩、黃石市場、大觀義學、枋橋北門城舊址、林本源園邸、林本源園邸敬字亭、枋橋西門城舊址、板橋接雲寺、枋橋紀念意象、聖若望教堂、南仔庄福興宮、板橋435藝文特區、枋橋大劇院、新北市濕地故事館、大安圳寮、海新宮
2.起終點、里程、騎乘難易度
起點大眾運輸:府中捷運站出口1、終點大眾運輸:頂埔捷運站出口3
總距離21.42k‧總爬昇43m‧總下降32m‧騎乘難易度☆(最高五顆星)
3. google旅程參考軌跡檔【標示珍珠景點與騎車友善環境資訊扼要說明】
4.建議騎乘季節、騎乘方式
‧一年四季各有不同風貌,但選擇12-3月經常溼冷雨季中的空檔,宜提前參考氣象預報。
‧善用google隨時比對現地容易混亂錯失岔路口。
‧行程途中板橋、新莊、土城市區便利店、雙北河岸車道自動販賣機補給方便。
‧路程途中可選擇新莊捷運站當中途轉接站接駁,注意平日上午10:00前與下午16:00之後上下班尖峰期無法上自行車,但例假日完全開放。
5.騎車旅遊友善環境資訊
‧多段上下引道橋需減速放慢、牽推車:
1.湳仔溝津渡橋、2.引道旋轉上新月一街陸橋、3.引道下新月橋、4.引道上城林大橋、5.員福橋岔路左轉引道下大安圳幹線、6.上/下引道媽祖田自行車牽引人行陸橋
‧容易混亂錯失岔路口:
- 橋中央左前方引道下
- 自行車道岔路左轉
- 員福橋岔路左轉
- 左轉大漢溪右岸河濱車道
- 右轉小徑
- 左轉小徑
- 右轉中央路四段321巷
- 左轉大安圳賞蝶步道
- 科技路左轉中央路四段岔路口
‧危險路口/路段:
- 跨越五岔路口【無交通號誌,注意來往機車】
- 跨越機車道【無交通號誌,注意來往機車】
- 跨越中央路四段【無交通號誌,注意來往汽機車】
‧注意1.行程動線經過路口的提醒描述【遵守交通號誌,跨越主要汽車公路】:
跨越府中路左轉、跨越文化路一段、左轉跨越府中路、跨越府中路、左轉跨越府中路、返回跨越114館前西路-南雅西路一段、跨越環河橋、跨越華香橋、左轉跨越香社一路、跨越藝文一街、連續兩段跨越台3中央路四段左側人行道
6.公部門改善騎車旅遊友善環境資訊
a. 容易混亂錯失岔路口,加強指引牌
b. 加強危險路口/路段明顯停等槽化線
c. 新北市改善「湳仔溝津渡橋」橋中央左前方引道下,銜接湳仔溝自行車道,陡坡牽推車上下不方便
珍珠景點摘要
資料來源參考:維基百科
枋橋城
1853年清治時期民修古城廓,又稱「枋橋古城」,現已不存。2007年板橋古城再造計劃重現城牆舊址「古城界址」立碑記述。1903年日治時期都市計畫遭到拆除。位於枋橋古城東門位置的慈惠宮、西門位置的接雲寺與大眾廟。
枋橋建學碑
創立於1899年,使用大觀義學作為校舍,板橋林家出資興建新校舍,紀念此事立建學碑〈板橋舊稱:枋橋〉
地址: 新北市板橋區文化路一段23號
板橋慈惠宮
1750年籌募經費築小廟,慈惠宮草創開始,與板橋大眾爺廟、迪毅堂、板橋接雲寺合稱「板橋四大廟」。
地址:新北市板橋區府中路81號
板橋迪毅堂
約建於1860至1873年間,又稱迪義堂,俗稱元帥廟,祭祀泉漳械鬥戰死的武師、壯勇。
地址:新北市板橋區館前西路92號
大頭仔ㄟ店
地址:新北市板橋區茶館街41號
老曹餛飩
地址:新北市板橋區茶館街11號
大觀義學
1863年板橋林家促進漳泉和諧建立「大觀學社」,1873年擴大為「大觀義學」。
地址:新北市板橋區西門街5號
林本源園邸
1847年建置,臺灣僅存最完整園林建築,1976年林本源家族將庭園部分捐給當地政府。
參觀資訊、開放時間:每週二至日 09:30-17:30、每周一休館;付費參觀
地址:新北市板橋區西門街9號 電話: 02 -2965 -3061
板橋接雲寺
板橋林家救出泉漳械鬥當時慈雲巖觀音菩薩的神像,1856年建廟供奉,寺名「接雲寺」意指「承接慈雲巖香火」之意。廟前湳仔溝曾有一座木板橋名為「枋橋」,是板橋地名由來。
地址:新北市板橋區西門街69號
聖若望教堂
1960年建堂,毛振翔神父聖名「若望」,以其為教堂名稱。中式廟宇飛廊屋簷的特色天主教堂建築。
地址:新北市板橋區南雅西路二段25號
南仔庄福興宮
是早期湳仔庄的所在地,土地公廟前為早期渡船頭,原座落於湳仔溪畔習稱「湳仔港土地公廟 」,約250年以上歷史,1973年在原址加蓋大廟,形成廟中廟景象。
地址:新北市板橋區南雅西路一段174巷5號
板橋435藝文特區
原為退輔會訓練中心,1996年併入桃園退輔會職技訓練中心後,園區閒置荒廢達10年之久。2007年整頓闢為藝文特區。
地址:新北市板橋區中正路435號
枋橋大劇院
前身「板橋435藝文特區」特區大禮堂。
第二大嵙崁溪橋
大嵙崁溪是「大漢溪」舊名之一,早期稱「大姑陷溪」,「第二」大嵙崁溪橋是跨越大漢溪主流的鐵路橋樑,相對於「第一」大嵙崁溪橋因為鐵路地下化軌道直接從河底修築隧道,「第一」大嵙崁溪橋已經拆除。
城林大橋
建於1992年,為防範上游石門水庫洩洪衝擊,墩柱下部迎水面貼有紅色保護鋼鈑。
大安圳
昔稱大安陂圳,開鑿於1736年水利渠道系統,開發者是「林成祖」〈與板橋林家無關連〉。
大安圳寮
大安陂圳引水口位於祖田裡溪頭路商店街內,早期看守引水口水匣門人員住所。
海新宮
百年以上開發大安陂圳遺跡,祭祀水仙君星與土地公。
發表分享:2024/02/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