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ay101.宜蘭頭城-新北貢寮福隆【頭城、福隆小鎮漫遊】─ ─沒有秘境、只有心眼秘境的東北角藍與白
大自然本色「藍與白」不會像搞不清楚色彩美學對峙的人類,滾滾的一捲藍天白雲、滾滾的一撇碧波白濤,單純原色塊衝擊鋪滿東北角海天一色,「藍與白」柔和的、舒暢的、層次分明的、十足誘惑的騎車人「心靈奔放假期」!拉開隔著一層玻璃窗的風景畫序幕,直接兩輪融入「藍與白」風情畫裡,夠鮮明的FUN也一路奔放!
大自然本色「藍與白」不會像搞不清楚色彩美學對峙的人類,滾滾的一捲藍天白雲、滾滾的一撇碧波白濤,單純原色塊衝擊鋪滿東北角海天一色,「藍與白」柔和的、舒暢的、層次分明的、十足誘惑的騎車人「心靈奔放假期」!拉開隔著一層玻璃窗的風景畫序幕,直接兩輪融入「藍與白」風情畫裡,夠鮮明的FUN也一路奔放!
1964年石門水庫竣工灌溉水改變台灣史人類命運!
阻斷三萬多年前古新店溪河川襲奪,牽引古大漢溪匯流由淡水出海的內河航運百年水文歷史。彷彿1830年「石門峽」泰雅人力阻武裝漢人侵墾翻版,只是石門水庫水壩淹沒泰雅人記憶,也同時消失漢人航運百年水文歷史。
淬鍊彎繞「桃仔園」騎車旅行,牽引出騎車旅遊遊程,並妥善運用騎在部份固定動線自行車道,更容易串到彎繞出來的騎車人珍珠景點!
來嘉義要先朝聖「陳澄波」先生在市區各處散布的畫架遺作畫風氣勢、要了解並慨嘆他義無反顧的二二八事件被草率結束生命事蹟、並引以為傲他的畫作遺世後留給台灣的無盡榮耀。
臺灣第三大河流「淡水河」匯集基隆河、新店溪、大漢溪,源頭更追尋到司馬庫斯的塔克金溪上游武陵四秀「品田山」。其中支流大漢溪〈舊名大姑陷溪、大嵙崁溪〉,留下縱貫鐵路與高速鐵路跨越大漢溪歷史名稱「第二大嵙崁溪橋」鐵路橋。跨越湳仔溝「第一大嵙崁溪橋」可惜已拆除,鐵路地下化直接從河底修築隧道,但好歹保留下其中之一古名橋樑。
繞回高雄橋頭,到台南邊界永安、獼陀,就一路南下往南台灣西海岸,沒想到橋頭、岡山轉繞點讓我如墬入五里霧中!這麼巧這路段典寶溪就是「五里林溪」,怪不得陷入資訊迷霧裡。
舉足輕重「1911年下淡水溪舊鐵橋、1837年曹公圳、1913年打狗水道、1902年橋仔頭糖廠」亮眼珍珠,每一顆都很有份量,每一顆珍珠延伸的故事,都可以是代表性鐵道文化、水圳文化、糖業文化。
市區「萬年溪景觀橋」橋上、市郊「六塊厝車站」陸橋上〈Day55隔日出發〉,觀賞雲豹的故鄉「北大武山」,在屏東市平地都會唯一輕易目睹台灣五岳之一〈玉山、雪山、南湖大山、秀姑巒山、北大武山〉,迫近震撼感驚艷!
從高雄美濃跨越荖濃溪〈布農族語:laku laku兇猛不定的河水〉,至對岸屏東高樹鄉〈馬卡道族語:Da-Ka-Ki大澤機,再翻譯成日文:タカキ高木〉。
途經多種語文混合的泰山村〈舊名:加蚋埔〉、廣福村與廣興村〈舊名:大路關、荷治時期文獻稱呼Taraquan〉、瑪家鄉禮納里部落〈排灣族語:瑪卡札亞札亞社Makazayazaya意指「傾斜的山坡地」〉。
探觸美濃情懷,離不開深深融入「瀰濃」珍貴資產,以「瀰濃」為榮的兩位代表性美濃人:「美濃紙傘」廣進勝第二代接班人「林榮君」、台灣鄉土文學家「鍾理和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