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ay51.高雄旗山-美濃1.【美濃小鎮漫遊】─ ─獅子頭圳「瀰濃情」
古名「瀰濃」水氣瀰漫的地方,水在「美濃」像命一樣珍惜與重要,1738年客家先民率先鑿「龍肚圳」,引荖濃溪水灌溉,閩客對立激烈搶田水。1911年日治時期建「竹門電廠」運轉發電後,尾水浩浩蕩蕩透過四通八達60餘公里渠道,合併成獅子頭公共埤圳,灌溉全美濃田野,美濃人生活中的水命都變得一樣公有值錢。
古名「瀰濃」水氣瀰漫的地方,水在「美濃」像命一樣珍惜與重要,1738年客家先民率先鑿「龍肚圳」,引荖濃溪水灌溉,閩客對立激烈搶田水。1911年日治時期建「竹門電廠」運轉發電後,尾水浩浩蕩蕩透過四通八達60餘公里渠道,合併成獅子頭公共埤圳,灌溉全美濃田野,美濃人生活中的水命都變得一樣公有值錢。
一千萬年前歐亞板塊沖刷的沉積物,顆粒極小的泥岩堆累積在還沒被擠出海面成島的深海,台灣西南部「田寮、燕巢」地形裡,已經註定它「沒下雨頂空空、下雨就擔葛葛」地表特有模樣,果真擠出海面成台灣島後,投射出月球想像力「月世界」。
由十七世紀「猴樹港」〈東石〉搭船沿朴子溪畔登陸「鎮蟳港」〈船仔頭〉,本名「猴樹港街」卻因朴仔樹下建廟奉祀配天宮媽祖發跡,改名「樸仔腳」〈朴子市〉,些微差過「溝尾庄」〈太保市〉村落,想像成群麋鹿奔跑覓食水草的大平原「鹿仔草」〈鹿草鄉〉,從下麻村村落改搭十九世紀台糖鐵路轉往南靖車站,出現三軌鐵道設計。
許文龍先生雲端網頁鏗鏘有力的願景夢想初衷:一座屬於大眾的博物館,「我一直有一個夢想,希望有朝一日能夠為這個社會留一些長久有益的東西,因此在我有能力回饋社會的時候,我想了兩條路:文化跟醫療。」
奇美博物館成立的初衷,來自一份「分享」的心意,而分享的目的,則是希望「為大眾帶來幸福與溫暖」。
Day48行程珍珠項鍊上42顆珍珠景點光耀閃人的暈眩美,攤在手心想著如何開口說珍珠光芒?心頭直落浮現曾經觸及到第一眼的敢出聲台南風範人印象。
同樣萬世留名的「敢出聲台南風範人」不同典範!「1683年明寧靖王五妃、1947年湯德章、2008年柏楊、2008年葉石濤」。
滿佈有典故古地名的「府城」中西區,如果依然像逛大台北走讀方式遊覽,恐怕幾天幾夜都「騎」不開腳,需要旅人自行來折中騎車節奏,放掉鉅細靡遺走讀,也無須非要弄出主題旅遊來串聯才能聚焦「看清楚自己在怎麼玩」。
就像鄭成功敲碎荷蘭人殖民福爾摩沙夢!十七世紀大航海時代荷蘭人怎麼都沒料想到明、清帝國交替間,也都看不上眼台灣,鄭成功卻堅決出兵。
曾文溪在1823年至1938年間四次洪水氾濫大改道,被戲稱「青瞑蛇」亂竄,不斷糾葛「台江內海」,現今安南、安定、西港、七股住民圍墾搭建臨時草寮地名,相繼陸化的南瀛沉澱素,有跡可循之一。
台語發音「大目降」意思「用大眼睛瞪著看」,跟Tavocan西拉雅語意「山林之地」簡直一丈差九尺啊!可是台語直譯轉換國語「睜大目細看」更貼切好好仔細來觀賞「新化」。語文的直白奧妙我喜歡!
2018年興起增添嘉南大圳渡槽橋為「五感騎車旅行台灣111天」行程與珍珠景點之一,當時網路資料顯示數座渡槽橋是困難並無法通行,幾乎想打退堂鼓。2019年摸索首度誤打誤撞站在兩座相近「官田溪渡槽橋、渡子頭溪渡槽橋」,驚艷老橋少人煙又輕易近人百年水文世界遺產建築古樸感,陸續看到多段原貌嘉南大圳輸水綿延之美本貌。一下子曾經親觸過基隆河、白冷圳、葫蘆墩圳、濁水溪、曹公圳的水文思潮翻騰著,的確有心,她就在你眼前一點都不做作。